杨超举退休手续认证难的问题解决了
面对定居广西的咸宁老乡杨超举打回的“12345”热线求助,工作人员历经二十天,翻遍90本资料,终于找到一纸起始工作证明——
杨超举退休手续认证难的问题解决了
本报记者 吴文谨 赵娴
掌上咸宁报道
“我衷心感谢咸宁12345热线和市国资委工作人员,你们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退休手续认证难’的问题!”
9月30日,市政府网站收到了一封来自广西梧州的特别来信,这是一封写给咸宁市政府“12345”热线与市国资委的感谢信。
来信者名叫杨超举,曾是原咸宁工程机械厂的一名铸造炉前工,属高危特殊工种。2006年,当时的咸宁工程机械厂改制,经营主体不复存在。彼时,40岁的杨超举举家迁往深圳,加入深圳康利有限公司,开启了事业的“第二春”,其后又被公司派驻广西梧州岑溪市,任岑溪康利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2021年,杨超举达到特殊工种退休年龄要求,想要办理提前退休,但起始工作证明却成了一大难题。
要证明自己的劳动关系、工人身份,必须根据相关法规要求,提供当时所在单位(原咸宁工程机械厂)、工龄、特殊工种等信息,但时间跨度大、事涉多部门。三年间,杨超举曾多次往返于广西、深圳,通过线上反复查询,仍然一无所获。
“我身上仅有咸宁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出具的一页‘含公章’的证明,但这份证明,既没有原单位意见,也没有主管单位意见,显然过于单薄。”自证难度,超出了杨超举的预期。毕竟时间久远,诸多的人事及单位变迁,一份完善的工作经历证明,难度之大、程序之繁,可想而知。眼看三年将过,依然未能如愿。无奈之下,9月2日中午,杨超举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咸宁“12345”热线。
谁承想,这次通话后的一个月内,杨超举就收到了来自咸宁市市民之家、市国资委提供的多方证明材料。“连我自己都记不清原单位破产改制的具体时间,不过这次,我记住了热线受理人的工号‘5032’。”杨超举说。
“接到电话时,我们也感到十分棘手,但‘新官’不能不理‘旧账’。”市政数局副局长鲁娟告诉记者,原咸宁工程机械厂改制后,先后有市工业行业协会、市经信局、市国资委多个部门“经手”,其中市工业行业协会及相关职能几年前随机构改革并入市经信局,但受理杨超举的诉求后,她当即安排同事向市经信局、市国资委派单,要求迅速办理。
“无论如何,绝不能让群众诉求‘落空’。”鲁娟说。
求助人提供的劳动关系是否属实?企业信息是否可靠?其他佐证的老干部、老职工能否提供证明材料?
9月11日,接到来自市政数局的派单后,市国资委改革发展与政策法规科二级主任科员魏启文成为“求证”件的承办人之一,开始了一段“翻箱倒柜”的求证之旅。
“根据深圳市人社局提供的清单,我们需要找到咸宁‘撤地建市’文件,原咸宁工程机械厂的性质、主管部门、历史沿革以及杨超举的个人信息等资料,并且条分缕析,找准关键信息!”魏启文告诉记者。
期间,市国资委领导班子多次就杨超举的诉求召开会议研究,发动大家共同寻找有效信息,进行反复地补充、完善。“办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就必须‘一竿子插到底’,这是对我们践行‘深实严细久’工作标准和‘五到四从四多’工作方法的检验。”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华成浩说。
经过对经信局、市民之家等单位档案库的翻阅以及实地调研走访,魏启文等同志耗费近20天,从90余本佐证材料中找到了属于杨超举的“那张纸”——一份完善的工作经历证明。9月30日上午,根据深圳市人社部门列出的清单,杨超举所需的材料充分集齐、寄往广西,困扰他三年的自证难题就此解决。魏启文在告诉了他这一喜讯的同时,还不忘附上一句“顺祝国庆节快乐!”
“非常感动!压根没让我跑一脚路,全都在线上帮助我完成。”9月30日上午,远在广西的杨超举接到魏启文的信息,心头的石头总算放下了,当即写下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封满怀深情的感谢信。
责编:刘念
编审:向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