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咸宁市国资委十四五中期评估报告

索引号 : 764137824/2023-22258 文       号 :

主题分类: 国有资产监管;政务公开;经济发展 发文单位: 咸宁市政府国资委

名       称: 咸宁市国资委十四五中期评估报告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31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3-07-31


2023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后推进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更好地落实市国资国企各项改革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见实效,确保"十四五"期间市属国有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和市属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根据咸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并结合“咸宁市国资国企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十四五’规划”实施进展,开展了中期评估工作,现报告如下:

"十四五"期间,市政府国资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聚焦主责主业,以打造国有投融资平台为抓手,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依法行政、积极作为,不断强化国资监管工作职能,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着力推进市属国企改革与发展、优化布局与调整,努力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了国企的良好发展,对优化我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咸政办发[2022]10号),市政府国资委主要任务及完成情况良好:

1.预期性指标

1)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5%以上。高投集团2022年创新投入1074万元,比2021年增长77.23%

2)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7件。高投集团2022年申请专利27项,比2021年增加22项。城发集团2022年创新成果2项,比2021年增加1项。

2.重大任务

1)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市城发集团、市高投集团市场化转型,聚焦主责主业谋发展,着力推进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2)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围绕关键产业,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畅通要素流通渠道。

3)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深化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以工作绩效与业绩贡献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激励效果明显。

(二)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

2020

(亿元)

2025

(亿元)

2022

(亿元)

已完成比

评估结论

资产总额

742.00

950.00

806.62

84.91%

完成

营业收入

36.88

55.00

46.82

85.13%

完成

净利润

2.95

5.00

2.77

55.4%

完成

资产负债率

58.58%

<=65.00%

<65.00%

100.00%

完成

2.国企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

2025

(亿元)

2022

(亿元)

已完成比

评估结论


城发集团

资产总额

600.00

486.43

81.08%

完成

营业收入

35.00

29.46

84.18%

完成

净利润

3.00

1.76

58.67%

完成

资产负债率

<=65%

<65.00%

100.00%

完成


高投集团

资产总额

320.00

320.19

100.06%

完成

营业收入

20.00

17.36

86.80%

完成

净利润

2.00

1.01

50.50%

完成

资产负债率

<=65%

<65.00%

100.00%

完成

(三)中期评估结论

已完成规划设定的目标任务。原计划总目标中包括其他新增资产30亿元,展望后期发展机会与条件,可以如期完成规划目标,各项计划不需要做调整。

(四)开展(或完成)的其他工作

1.持续推进国企改革

按照《咸宁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年)》实施方案要求,持续推进党建融合、监管优化、治理完善、人才强企、管理提升、风险防控六大重点改革措施,促进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市属国企优化整合实施方案等一批关键领域改革事项相继落地实施,开展了三次专项督查,聚焦问题导向形成了三期国企改革督查通(专)报。

2.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是推进市属国企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推进落实好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办公会、经理层“三会一层”决策与管理制度。经理层成员全面实行任期管理,签订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按照约定严格考核,实施聘任或解聘、兑现薪酬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实施细则、党委会议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办法、核心子企业党组织前置事项清单、议事规则。二是完善公司治理,厘清治理边界。推进“党建入章”、“党委前置”落地落细,指导两大集团公司规范制定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制定了《市属国有企业董事会规范运作暂行办法》,拟订了《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落实企业董事会六项职权,会同市司法局审核重组后两大集团公司章程。会同审计部门重组了两大集团公司监事会,督导两大集团公司制定出台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事项清单,基本形成企业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3.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一是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员工能进能出。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人员招用管理指导意见》,实行进人计划申报与工资总额挂钩、人员招录实施公开招聘、薪酬待遇全员绩效考核、合理拉开等次差距、实施末等调整退出。两大集团已出台企业用工配套实施方案,建立员工市场化进退机制,两年内实现员工市场化退出率在1%以上,将劳务派遣人员压减10%以上,三年内将经营效益持续得不到改善的子企业用工成本在现有基础上压缩20%以上。二是深化用人机制改革,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出台《市属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操作细则》,督促两大集团公司董事会与集团公司经理层签订了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及岗位聘任协议。咸宁高投集团对所有中层管理岗位(含子企业)实施干部竞聘,36名竞聘上岗干部中有13名招硕引博人员。咸宁城发集团拿出219个岗位实施干部竞聘上岗。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现收入能增能减。督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咸宁城发集团将员工绩效考核等次分为四个档位,分别对应不同分配系数,明确了末等调整退出情形;咸宁高投集团对市场化退出管理采取提醒、警告、处分、调岗、降薪、降级、开除等7种形态予以明确。

4.压实国资国企监管责任

一是摸清家底,开展债务调查。市政府国资委向市政府呈送了市属国企债务专项调查报告,厘清政府支出责任和企业支出责任。二是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重新修订了《市属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管理规定》厘清了权责边界;对2016年出台的《咸宁市政府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进行了全面修订,确定权责事项49项,其中审批类26项、备案类23项。出台《出资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实施细则》,规范“三重一大”事项报告规程。三是落实控负减债。出台了《出资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出资企业工资总额备案办事指南》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将企业人工成本与经营效益挂钩,控制企业用工总量;按照市场竞争类、金融服务类和功能保障类对市属国有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监管考核;突出经营业绩考核以企业经营效益和运营效率为核心,积极推行经理层成员竞争上岗和市场化选聘。四是推动国资监管长牙带电。出台了《市属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市属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等15个规范性改革配套文件,规范三会一层运作机制;组织开展国企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对出资企业开展违规借贷,违规担保等12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

5.推动国企党建和“清廉国企”建设

一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续提升改革发展的引领力。始终坚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指导全市国资国企系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等10余个专题学习,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固“根”筑“魂”。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干事创业的源动力。通过《市属国有企业非市管管理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人员招用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制度,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理顺干部管理权限,规范国企干部任职要求,为出资企业规范人才使用和促进人才发展进行科学指导。通过“招硕引博”、信息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一系列人才项目,进一步强化人才服务效能。三是推进清廉国企建设,持续提升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将清廉国企建设作为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多次到各县(市区)开展清廉国企建设调研指导,下达督办单14份反馈问题58项。先后组织召开了2次全市清廉国企建设推进会。择优选取了移动咸宁分公司“清廉运营5G+”、市高投集团“清廉资产租赁”服务窗口和赤壁市国资局廉政教育基地3个清廉建设示范点,不断强化示范引领在市属企业层面打造示范点15个,县(市区)层面示范点8个。

6.抓好国企安全生产和安全维稳

国资委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和底线,视为监管主体的首要责任人,对国企安全生产进行常态化巡查和监管。自市属国企优化整合以来,国企生产运营管理正常,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较好维护了企业稳定。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力,积案攻坚有成效,未出现非正常赴省进京上访问题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平安建设工作基础牢固,工作扎实,未出现负面评价。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创文创卫、疫情防控等工作中较好地履行了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未出现负面评价。

二、咸宁市国有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一)外部环境变化与研判

1.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与不确定性

当今处于百年不确定的大变局中,世界经济发展复苏乏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国内经济持续发展也产生了冲击。国企投融资、产业生态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国企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总体上机遇与挑战并存。

2)后疫情时代的影响

十四五”规划前两年,受到2020年疫情的严重影响,产供销市场均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不足、实体经济发展乏力,对国企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一定冲击。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1.出资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产业化发展能力还不强

出资企业存在产业缺块头、企业缺龙头、利润缺支撑、增值缺渠道,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驱动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低。两大集团投资的主要领域聚集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境整治、城市更新等公益性、社会责任类项目,收益低。截止2022年出资企业投资公益类项目共18个,合计投资额81.39亿元,占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的80%,其中城发集团公益类项目投资占计划总投资额的92.84%,高投集团公益类项目投资占计划总投资额的64.79%。按市场化、产业化运营的现代产业类项目建设投资缺乏,其营收难以支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是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资,基本没有盈利能力。两大集团承担了大量政府公益性、民生类项目建设任务,既作为自建项目自筹资金建设了大量政府公益性、民生类项目,又通过为政府及相关部门代建项目的形式,参与了相关项目建设。主要产出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直接的经济效益很少。二是出资企业主体资质条件不足,在实施存在没有代建资质,代建管理费的核定和支付存在争议,为防止后期审计追回,代建合同没有计取代建管理费。三是企业代建项目相关程序存在不规范性,出资企业不仅要承担项目建设的任务,还要承担了项目资金的筹措任务,其融资还本付息的压力大。四是企业经营成本高、资金回笼难度大。承担的大量代建项目完工验收后资金回收难,即政府有关部门以土地出让形式结算或者仅结算挂账而未按时向企业支付代建工程款。五是企业的产业化水平低下。无论是城发集团,还是高投集团,总体上依然是平台化公司,以承担政府主导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生态环境整治等项目为主,承担了过重的社会责任,聚集重点产业与重点项目,按市场化、产业化运营的产业支撑严重不足,缺乏内生活力,面临生存困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同时,受实体经济、疫情等影响,土地出让市场不景气,财政平衡资金进度缓慢,出资企业面临很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

2.资产运营质量不高,资本证券化率低

由于企业规模不足够大,资本证券化难,造成企业融资能力弱,资产运营质量和效率不够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出资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综合收益不高,急需拓展投资领域、扩大投资范围,提升营收能力。一是需要进一步解放企业股权投资思想、增强企业主动性。目前,股权投资缺乏主动性,以被动接受现状为主,营收能力不足。股权投资的项目主要作为政府招商引资项目配套优惠政策措施或者作为困难企业纾困手段,用于缓解困难企业资金压力,以提供招商优惠政策,服务地方企业发展为主,追求商业利润为辅,与引进企业之间约定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引进企业盈利后一般会要求出资企业退出,综合投资收益率较低,投资企业承担了前期投资、建设的相应成本与风险,一旦进入稳定收效期,投资企业又不得不退出。出资企业29个股权投资项目,总投资12.45亿元,仅7个项目产生收益,占比24.13%8个项目已停滞,6个项目处于亏损状态,产生收益851.89万元,投入产出比为0.68%。二是两大集团项目投资地域集中在市域内,市域外股权投资项目较少。如何拓展多元化项目来源、增加企业营收,如何扩大投资地域范围等成为束缚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压力。

3.人才短板明显

二十大指出,科技、教育、人才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因此,人才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与基础性支撑。当前,受国企工资总额管理和我市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制约,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中面临人才三难局面:一是需要的专业型、技能型人才难引进,又存在流失的问题。二是招硕引博引进到国企的高层次人才,难留住的问题。三是中高层管理人才队伍不稳定和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缺失并在的问题。

三、继续推进《咸宁市国资国企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建议

(一)转变发展方式,稳步提升国有经济质量效益

紧扣《咸宁市国资国企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着力推动国有企业扩大有效投资和经营范围。进一步整合国有资源,盘活国有资产,通过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运作,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提高投融资质量与效益。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探索推动资本证券化运作进程,有效缓解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民生保障等改善性工程的资金压力。严格执行国有监管企业对外投资的核准和备案制度。着力发挥投融资平台的金融服务功能,促进产业与金融融合、协同发展。认真研判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特点,主动融入“双循环”和“一带一路”大战略,根据出资企业自身状况认真研究应对策略,通过创新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等多种手段,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提高国企发展质量与效益。

(二)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紧扣咸宁高质量发展三大战略,聚焦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方向,继续推进国企转型升级,瞄准湖北省产业地图空间布局导向,积极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和湖北东湖科技新城,坚持武咸同城化与同频共振主方向,主动作为,聚焦关键产业与产业链,谋划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加强经营性项目投资建设,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国企高质量发展。利用好武汉(咸宁)离岸科技园,发挥店小二功能,积极对接湖北“51020”产业集群和武汉“965”产业体系,完善研发、中试、产业化链条,把科技园打造成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和助推器、招商引资的加油站、人才汇聚的聚宝盆。

)聚集主责主业,着力打造活力国企

遵循市场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国企服务咸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一是强化国企社会责任,向基础性、公共性、资源性、引领性、保障性等民生领域集中。二是强化补链强链,做强做大产业经济,向高新技术产业、文旅产业、大健康产业、生活性服务业、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关键或重点产业集中,激发企业内生动能,提升企业发展质效。三是推进放管服,加大放权赋权授权力度,给国企营造优良的政策与制度环境,释放国企发展活力。

(四)坚持人才强企,夯实国企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基础

人才是第一资源,针对国企发展的人才流失、人才短缺问题,用好市人才政策,加大引才力度,创新引才方式,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同时,适时推进国企人才工程项目,如咸宁技工、咸旅工匠,量身定制企业引才用才育才方案。

(五)强化运作管理,提升投资运营能力

一是盘活存量资产。综合运用业态植入、委托运营、有序退出等手段对企业资产进行盘活;实施“两非”“两资”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专项行动。二是强化资本运作。围绕咸宁市高质量发展和对接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在重点领域培育新企业,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和直接融资能力,三是加强风险防控。落实债务风险监测预警、专班协调、银企对接债务偿还机制,加大集团资金管控,确保不出现债务违约风险。

(六)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企股改或混改试点

根据我市国资国企实际,筛选有条件的市属国有企业二级(含)以下经营性、竞争性的目标企业2-3家实施股改或混改,探索出一条改制的有效路子,盘活资本与资产效应,增加国企发展活力与能效。

(七)坚持质效并举,持续化解政府性债务

盘活存量资产,整合优质资产,提高企业信用等级,提升融资质量,赋能企业发展质量与效益。摸清债务规模和债务风险,完善信息报送和统计分析制度。探索性建立和推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提升平台的金融服务功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持续化解国有企业政府性债务,释放企业发展红利。

(八)创新监管方式,增强监管质效

加强国有资本资产的投资运营监管和产权管理,创新监管方式和考核办法。完善国企绩效考核体系,落实优绩优酬政策,提高考核的导向性。

(九)筑牢安全底线,做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维护稳定工作

安全与稳定既是底线,又是红线。继续坚持国企安全生产、信访和维稳的常态化巡查和监管工作,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暗访、督查和检查,做好考核工作。一是加强国企安全生产与运营管理日常工作,推进平安国企创建工作。二是加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力度和进程,尽快让国企轻装上阵。三是强化国企担当与国企作为,服务于咸宁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




市政府国资委

  2023726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