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国资委2024年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索引号 : 764137824/2025-08815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国有资产监管 发文单位: 咸宁市政府国资委
名       称: 市政府国资委2024年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6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5年03月26日
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市政府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全面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围绕《咸宁市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紧紧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持续推进法治国资国企建设,现将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推进法治机关建设
(一)周密部署法治建设。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清单并按要求推进法治机关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印发《市政府国资委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全年法治建设工作重点任务,将法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委会专题研究选聘2024年市政府国资委法律顾问、审议《市政府国资委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等法治议题7次。4月2日,在省政府国资委组织召开的2024年度省属国企法治建设会上我委作为唯一一家市州国资委作代表发言。
(二)深入推进“三分一定”改革。2023年作为市政府第一批10家“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试点改革单位之一,改革成效得到市改革联席办的充分肯定。今年以来,在2023年试点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三分一定”试点改革,出台《关于印发市政府国资委机关管理制度(试行)》(咸国资文[2024]3号),完善市政府国资委内部管理制度体系。落实定期轮岗工作要求,印发《市政府国资委轮岗交流实施方案》,委机关办公室、产权科负责人完成轮岗交流。
(三)持续健全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动态调整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为进一步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有效保障企业经营自主权,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优化国资监管方式,以“管好资本、放活企业、不干预经营”为原则,对《咸宁市政府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2022版)》进行动态调整,印发了《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2024版)》,确定权责事项30项,较2022版减少19项。二是持续开展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按照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入湖北省法规库规范性文件清理回头看等工作要求,对截至2024年出台的国资监管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目前我委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共24件,均在有效期内,没有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文件。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程序和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法律顾问进行前置合法性审查,今年出台的5份规范性文件全部通过了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三是接受人大政协监督。2024年共作为会办单位办理人大政协提案14件,均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报主办单位汇总。
(四)认真开展普法宣传培训。一是印发了2024年普法责任清单,认真开展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集体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全面依法治国等法治内容4次,支部主题党日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10次。二是举办国资国企学习新修订《公司法》《行政复议法》等法治专题培训3次,持续提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市出资企业相关负责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推动国资国企发展的能力。三是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网络旁听庭审,在委机关和出资企业张贴宪法、法治宣传海报、标语,播放法治宣传片,组织国资国企干部职工集中观看《宪法》宣传片,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宣讲活动,宣讲新修订《公司法》企业合规管理等依法治企内容,营造浓厚宪法法律宣传氛围。
(五)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积极开展“积案化解 法治惠企”专项行动。为依法化解市属国有企业历史遗留的积案难案,护航企业健康发展,我委联合市委依法治市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法学会开展咸宁市属国有企业“积案化解 法治惠企”专项行动,协调有关部门建立专项行动协调机制,依法推进化解市属国有企业一批历史积案难案。通过召开工作协调推进会、加强跟进调度等方式,依法化解市属国有企业历史遗留积案难案33件,收回拖欠账款5163.38万元。二是认真落实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指示精神,将清理拖欠中小微企业欠款纳入2024年度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社会责任部分,与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绩效考核挂钩,确保落实到位。要求市出资企业针对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开展清理自查,摸清底数,建立工作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对于无分歧欠款,要发现一起清偿一起,对确有还款困难和有分歧欠款,要推动协商解决或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排查发现城发集团2起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其中一起已一起已按还款计划于9月12日付清,另一起正在进行司法程序,待终审判决后按法院判决执行。三是发力优化营商环境宣传。今年以来共在省级媒体(荆楚网)发布《咸宁高投集团引千万金融“活水”,助推小微企业发展》等优化营商环境宣传稿件6篇。四是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市政府国资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企业、项目现场,紧密联系一线员工,调研掌握制约我市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党委班子成员下基层50次,列入“三张清单”问题数5个,普通党员干部下基层70次,发现问题3个,均全部解决。